搜索图标

中文/english

【观察】转文化传播视域下我国文化类短视频的创新策略——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

2024-05-14 08:00

分享到

在新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宜采用“转文化传播”范式。“转文化传播”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是多元文化的汇聚和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传播领域的具体化。本文以国内短视频平台的现象级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从该剧的话语方式、文化语境、文化符号和共情传播等方面,分析了其转文化传播策略。该短剧从争议性议题的话语协商、植根传统文化的宏观语境、创新文化传播符号、诉诸人类共同情感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对我国转文化传播策略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2023年8月,哔哩哔哩网站用户煎饼(网络名称:煎饼果仔)和夏天(网络名称:夏天妹妹)拍摄制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我国社交网络。截至9月8日,《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播放量在抖音达到3亿,获赞超过2000万,b站的播放量突破1700万,微博观看量超3000万,小红书点赞量超159万,新浪微博话题“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登上热搜榜榜首。中央电视台评价道:“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年轻人对历史和传统充满热情……我们也期待着流亡海外的中国文物早日回家。”


关注该短剧在中国社交媒体的巨大影响力,英国bbc以《大英博物馆:中国热播视频推高归还中国文物呼声》为题报道了《逃出大英博物馆》在中国社交媒体的火爆程度与民众希望流亡海外的中国文物早日归家的呼声,新加坡《联合早报》以《当中国茶壶想要“逃离大英博物馆”时》为题,分析了该短剧火爆的原因和中国民众的深切期待。国际媒体对《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报道,将“大英博物馆该不该将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他国文物无偿地归还原籍国?”这一议题导向国际舆论场,引发国际舆论关注。



一、新全球化时代与转文化传播



当前,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学界认为,第一波全球化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式全球化,以“帝国传播”为主要特征;第二波是二战后的美式全球化,以“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为主要特征。由于国际政治生态的变化和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多元赋权”和“平台世界主义”成为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社交媒体与技术赋权使得大量草根受众和自媒体成为信息和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主体,部分“用户生产内容”(ugc)在信息量和影响力方面甚至超越了“专业生产内容”(pgc)。随着国际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舆论场中,发展中国家或原殖民国家的声音,也成为全球传播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国际局势变化和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跨文化传播范式受到了批判和质疑。学者赵月枝认为,传统跨文化传播与西方文明等级论、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深度勾连,将transcultural翻译为“转文化”或“文化转型”是合适的。转文化(transcultural)的基本内涵是“文化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并协同进化,并超越各自文化产生独立的新文化”;学者史安斌认为,在新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主体间平等交流、均衡传播、文化互动互融理念的转文化传播范式是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再造和超越。根植于西方话语体系的跨文化传播,带有深刻的“文化帝国主义”烙印,同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全新的国际传播逻辑逐渐不相匹配,“以单极、偏见、对立、劝服、输出为特征的传统跨文化传播话语范式逐渐被以多元、平等、间性、对话、融合为特征的转文化传播范式所取代”。因此,在转文化传播中,传播者与他者之间不再是传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通过差异理解自我的意义,通过对话建立互意性理解。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可见,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不是要代替多元文化,而是与多元文化汇聚,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形成新的“转文化传播”范式。


相较于“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强调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秉持一种开放包容,文化平等的国际传播观。“跨文化传播”根植于西方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往往强调西方文化的主体地位和相对优势,结果成了强国文化对弱国文化的单向输出,形成“文化帝国主义”。转文化传播倡导文化的平等对话、广泛融合和自由切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传播领域的具体化。因此,“转文化传播”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是多元文化的汇聚和文明交流互鉴,是新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范式。



二、转文化传播视域下《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创新



《逃出大英博物馆》是我国短视频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联合拍摄制作的三集系列短视频,主要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在沿途邂逅中国记者并请求记者帮助自己逃回中国的故事。该短剧将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与拟人化表现手法有机结合,穿越时空的叙事方式更是借鉴了《国家宝藏》和《如果文物会说话》等国内经典文化类节目的手法,符合我国受众的宏观语境。该短剧的取景地既有英国经典建筑,也有中国独特场景,人物语言既有英文,也有中文,是中华文化转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真正体现了“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追求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明观。


(一)争议性议题的话语协商


2023年8月,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丑闻曝光。据bbc报道,在过去的30年中,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案已发生了六次,而这次有2000件藏品“丢失、被盗或被损坏”。媒体调查后发现,大英博物馆拥有800多万件藏品,但被数字化档案记录的藏品只有约450万件,基本上是馆藏的一半,还有一半的藏品没有数字化档案。大英博物馆公共数据库的约450万件藏品中,只有约8万件藏品公开展出,其余藏品大多存放在储藏室中。文物失窃丑闻曝光后,大英博物馆的安保系统与藏品记录系统受到世界多国的质疑,许多曾受英国殖民的国家要求大英博物馆返还属于原籍国的珍贵文物。


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的新闻爆出后,国际舆论场为之哗然。对于大英博物馆是否应该返还属于原籍国的珍贵文物,原帝国主义国家和原殖民地国家之间存在巨大争议。正是在这一新闻背景下,《逃出大英博物馆》短剧才得以火爆全网并被外媒关注。《环球时报》呼吁大英博物馆应无偿归还非法获取的中国文物,但这一立场却被bbc评价为“民族主义泛滥”。要求归还文物的合理要求被意识形态化,这不利于国际间理性沟通与友好协商。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采用话语协商的方式,通过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12岁小女孩”,渴望回家的故事表达了文物“渴望归家”的感情,规避了意识形态冲突。


互联网自由、平等、去中心化的属性,改变了以往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推动了中国民间公众利益的表达,这种国际间的双向互动打破了以往由官方话语和精英话语垄断的格局,促成国际争议性议题的公众辩论,为国际间的政治协商提供了良好契机。文物拟人化的表达,形式新颖,诉诸人类共同情感,规避了意识形态冲突,将“殖民时期帝国主义国家非法掠夺的他国文物是否应归还原籍国”这一争议性话题进行了话语协商。


(二)根植传统文化的宏观语境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文化自信”理论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得到重视。我国媒体通过《国家宝藏》《国宝档案》《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系列文物类历史文化节目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历史故事让国人了解文物和中华文明的起源。此外,诗人余光中的诗歌《白玉苦瓜》,以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白玉苦瓜为诗歌意象,以物寄情,利用拟人化手法,透过文物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表达了爱国之情。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语境,“国宝”和“文物”作为文化符号进入话语体系,文物是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物质化和具象化,经过我国媒体的系统化和体系化传播,具有浓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国宝文物代表了“中华文明”,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宏观语境正是国人对中国文物的广泛认知,海内外华人对于该短剧的叙事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也不存在认知障碍。在“12岁女孩渴望归家”这一故事所铺设的语篇结构和语义关系中,宏观语境本身构建了一种认知框架,“文物”作为一个积极的话语元素参与到劝服性话语的修辞实践之中。


(三)创新文化传播符号


《逃出大英博物馆》中诸多视觉符号元素都可视作多层表意符号。该剧文化传播符号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人物角色、影片取景、画面构图和影调景别等方面。


首先,人物角色的塑造和男女主人公人物命名采用了隐喻和谐音修辞。男主人公名叫“永安”,意为“家国永安”;女主人公原型是“玉壶”,意为“一片冰心在玉壶”;男女主人公的姓名符号隐喻影片主题:家国永安、国宝归家。这种谐音修辞凸显了短剧的主题。在人物角色的选取上,饰演男主人公的演员外形高大、俊朗,文质彬彬,在角色设定上,他被设定为一个吃苦耐劳、朝气蓬勃的青年记者形象,隐喻我国的国际形象“文质彬彬,吃苦耐劳”;而饰演女主人公的演员形象则显得娇小、可爱、灵动,一袭古装青衣造型与“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国宝形象十分契合。


其次,在影片取景上,影片大量使用了中英两国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虽然这部短剧是以“离家国宝逃离大英博物馆”为主题,但影片并没有刻意贬损或丑化英国,反而在影片前半段的画面中,呈现了不少英国特有的地标性建筑与文化符号,展现了英伦风景的独特魅力,例如伦敦大本钟、英国国会大厦、多佛海峡白崖、爱丁堡火车站、爱丁堡沃利斯顿阶梯和哈利·波特的路牌等视觉元素符号。即便是街头接受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普通英国民众,都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形象。在影片后半段,创作者将摄影镜头对准中国,影片中出现了太极拳、盖碗茶、京剧、吹糖人、大熊猫、天安门升旗仪式、打铁花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符号。在影片本应最具戏剧冲突性的玉壶归国的镜头处理中,创作者巧妙地淡化了躲避海关、警察搜寻的冲突场景。短剧中仅利用火车进入隧道,加上台词“下一站是瑰葭路”,巧妙地完成了从英国回到中国的场景转换。这样一种平等呈现中英两国标志性文化符号,淡化戏剧冲突的处理方式,虽然一方面让该剧在戏剧冲突的张力上略显不足;但另一方面,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更有利于淡化影片的争议性,使中西方受众跟随着创作者的镜头语言彼此欣赏、彼此认同,实现异质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再次,从影调上来看,在影片前半段玉壶归家的情节中,画面整体的影调是偏高调的,用光以明亮、温暖为主,给观众的感觉是明朗、清新、欢愉的。当影片进行到高潮之处,玉壶回到祖国博物馆完成送信任务时,影片的影调变成了明暗结合的高反差中间调,这样一种用光一方面浓淡相间、层次丰富,有利于表现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文物藏品的质感、立体感;另一方面,这样一种影调,也让影片原本明朗、清新、欢愉的情感,迅速转换成严肃、深沉、厚重的情感。影片的色调搭配与影调相呼应,影片的前半段不论是展现英伦风景还是中国风景,画面都以略带橙黄的暖调为主,而当影片情节进入到玉壶回到祖国博物馆送信时,影片的色调则以互补色形成对比效果,画面高光的部分偏橙黄、阴影的部分偏蓝青,通过暖色系与冷色系两种色调的对比来突出画面中的文物主体,也透过外在的互补色,拟人化地呈现文物内心分隔两地、渴望回归祖国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在影片取景上,展示英伦风景时,不论是大本钟、英国国会大厦、爱丁堡沃利斯敦阶梯还是多佛海峡白崖,镜头景别以开阔的远景、全景为主,凸显了英国历史建筑的厚重和自然风光的壮丽。当玉壶回到中国时,影片在景别的选取上,不论是打太极拳、喝盖碗茶、京剧、吹糖人还是大熊猫,则多以中、近景为主,甚至不时穿插特写,来展现中华文化的细腻与精致。影片通过不同景别的选取,展现了中英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影片进入玉壶送信的高潮段落时,则以全景穿插特写。一方面,用全景来呈现文物的整体形态和样貌;另一方面,用特写来表现文物的细部特征、质感,也很好呈现了女主人公的面部表情及真挚情感。


(四)诉诸人类共同情感


在转文化传播中,传播者合理运用共情手法,关照他者的情感感受,通过传播内容获得不同文化受众的双向解读与情感共鸣,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共情”一词源自心理学,是“个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或状况的理解所做出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反应等同或类似于他人正在体验的感受或可能体验的感受”。学者吴飞认为:“爱、充分沟通、关注对象与情景是共情达成的基础。”共情传播,是两个以上主体在信息交流活动中相互之间产生一种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共鸣和延展,并且对信息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互动现象。


影片对人类共同情感的表现,主要通过蒙太奇剪辑,台词创作和画面情节的细节把握三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从蒙太奇剪辑的角度看,在影片的高潮段落玉壶送信,创作者使用了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交替表现国内馆藏的文物与流落在大英博物馆的文物,通过这一手法将身处中英不同时空的中国文物勾连在一起,促生了一种手足亲情、骨肉分离的情感,这种情感对于人类来说,东西方是共通的。此外,在表现文物的画面中,创作者通过前进式蒙太奇的剪辑手法,从全景到特写,随着镜头画面的前进,在情绪表达上,使观者的视觉感受不断加强,也使受众的情绪积累不断加强。这一高潮段落整体,又构成了积累式蒙太奇,通过反复出现的性质相同或相近的镜头,通过视觉积累效果,将情感表达推向高潮。


其次,从台词创作来看,思乡爱国之情直击内心,催人泪下。“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从哪来的回哪去”“你要带我回中国吗”“这么大的柜子只住两个人”……这些平凡的台词却蕴含了深意。“琴师陶俑伯伯您好,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改日,您拨您的春风弦,她奏她的晚风笛,那首未完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龙耳虎足爷爷,朝冠耳炉叔叔想跟您说,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自强不息,夫爱国之士,不惧九重之渊,前辈不必挂怀,我虽身在万里,仍不坠爱国之心!”“水月,我早已将回还之事抛之脑后,驻留在西方的游子,需要庇佑的神灵,只是这具木镂之躯,承得住偷盗者的歉意,却载不动故人留连的目光。”“病骨支离,离家已有百年,哪怕分神断魂,也断不了这魂牵梦绕的乡愁啊!”“中国人,不做那种偷鸡摸狗的事!”“他们说,总有一天,我们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这些台词单看平平无奇,但在特别的故事结构里,每一句话都传递出背后的深意:那是文物们流落海外的孤苦无依,也是迷失他乡的无路可走。从这个角度来看,《逃出大英博物馆》有种四两拨千斤的能量,用晓畅直白的语言,将一个民族深沉而隐秘的情感通过一个小切口表达出来。


再次,从画面情节的细节把控来看,细节的呈现细腻刻画了人物情感。例如,从英国转场到中国,离开英国时乘坐的是火车,火车行进的方向是从画面左侧到右侧;穿过转场黑暗的山洞,回到中国时乘坐的是汽车,汽车行进的方向是从画面右侧到左侧,通过交通工具和行进方向的变换,创作者用两个镜头即交代了归国的漫长。另一个打动人的细节是玉壶坐在归家的汽车上,反复地问男主人公是不是到站了,这里用了一组内容相同、景别相同的中景来衔接,看似画面衔接略显不连贯,但实则表达了女主人公思乡心切和迫不及待归家的情感。尤其是最后女主人公偷偷将男主人公的手表拨快,女主人公渴望归家的真挚情感更是跃然荧幕。在喝盖碗茶的过程中,女主人公趁男主人公不注意,将男主人公的盖碗茶偷偷调换一饮而尽,也同样反映出女人公的思乡之情。


三、新全球化时代我国转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在新全球化时代,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版图。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国,在国际传播中宜采用转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一)注重协商式表达


《逃出大英博物馆》通过中外受众共享的景观符号、共通的叙事表达、共享的情感体验等策略实现了转文化传播,激发了中外观众的共同情感,能够凝聚共识,并引发“大英博物馆该不该将非法获取的他国文物归还原籍国”的理性思考和辩论,形成国际舆论。《逃出大英博物馆》成功引起英国bbc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关注,正是由于该片话语体系属于个体叙事而非官方叙事,对于争议性话题的呈现也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视角,而是采用民间叙事的话语协商表达,规避了中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冲突,呈现出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展现了一种开放包容、文化平等的国际传播观。


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不是要代替多元文化,而是与多元文化汇聚,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形成新的“转文化传播”范式。随着全球传播走向“平台世界主义”,以b站、抖音、twitter、youtube等为代表的国际传播平台,消解了国际传播中传统的官方外交和精英话语格局,国际传播逐渐向个人化和碎片化过渡。这种个体叙事视角更加关注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注重国际传播中的话语协商,以达到与他者的互异性理解。


(二)创新叙事符号


《逃出大英博物馆》中诸多视觉符号元素,尤其是人物形象和空间景观,构成了转文化传播中多层表意符号。


人物形象方面,短剧中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12岁小女孩”,其人物姓名和服装造型等传递出“渴望归家”和“精致灵动”的信息,记者的姓名更是隐喻了短剧的主题“家国永安”。在空间景观的创新方面,短剧呈现了许多英国特有的地标性建筑与文化符号,展现了英国历史的厚重与英伦风景的美丽,短剧中的英国人友善绅士,和蔼可亲;影片中也呈现了太极拳、盖碗茶、京剧、吹糖人、大熊猫、天安门升旗仪式和打铁花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人物语言既有英文,也有中文。该剧通过不同叙事符号的糅杂与创新,形成了中英文化的交汇融合,既呈现了英国的厚重历史与人文风光,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转文化传播中,既要有传播自身文化的自信,又要尊重他者或异质文化,创造多元文化的汇聚和文明交流互鉴。


(三)诉诸共同情感


《逃出大英博物馆》中运用各类视听符号、声画组合与蒙太奇手法,表达的情感诉求是“思念家人,渴望归家”,“家”是人类共同的心灵归宿。小女孩“玉壶”流落在外渴望归家,并不是属于某国或某一民族的独特情感,而是人类自然又朴素的情感,属于人类的共同情感。


在国际传播中,由于海内外受众存在文化背景、成长经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异质文化和他者叙事总会存在固定成见或偏见。有研究者指出,传播者应“通过主动代入受众的情感状态、在能力范围内达成与受众的时间同步与类别同向、继而设定并施行传播策略以影响受众”。共情传播的核心就是通过传播内容让受众感知自身与传播主体的相似性,这是受众共情的基础。因此,转文化传播中的共情是一种将自身代入他者立场的情感实践,只有诉诸人类共同情感,如爱情、亲情、友情等,只有当观众自身与他者具有足够的相似之处时,情感共鸣才能发生。



(作者分别系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教授;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第1期)



网站地图